今年以来AI驱动的行情波澜壮阔,受益AI的一些产品涨幅惊人,部分游戏、人工智能等方向的ETF涨幅超过接近80%。同时,主动产品的管理人也有业绩非常突出的。私募基金中,长期专注科技股投资的北京真科私募就是这样一家机构。
北京真科董事长曾维江有16年证券投资经验,从清华大学信息学院毕业后,他先后在清华同方、东海证券、光大永明等机构工作,沿着科技企业--科技分析师--科技股投资的路线持续耕耘多年,在科技投资方面有独特的心得体会。
北京真科董事长:曾维江
【资料图】
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,曾维江管理的“真科核心科技2号”今年以来收益为64.46%(截至4月7日),成立3.3年的年化复合回报为32.34%。而北京真科私募全部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从28%-73.7%不等。
私募排排网数据也显示,曾维江在2016-2019年间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任职期间回报为111.38%,折合年化回报24.21%。
上周,老虎投资家就ChatGPT、科技股投资热点问题采访了真科董事长曾维江。曾维江认为,科技股的投资逻辑和赛马类似,要兼顾概率和赔率;AI大浪潮带来的机会在应用、平台、硬件层面有不同的参与方式;同时科技股投资也需要持续迭代,没有什么坐享其成的壁垒。
跑十圈的赛马:概率、赔率和科技股投资逻辑
老虎投资家:恭喜你取得优异的成绩。昨天(4月13日)央视“财访”节目中,你和姚振山的对谈中提到不少科技股投资相关的话题,但具体路径或者归因上可能没有仔细展开,能大致介绍一下最近一段时间你在科技股上的主要思路吗?
曾维江:如果从一季度看,其实1月初我主要还是以钙钛矿+一部分信创为主。当时国家强调数据安全,另外就是光伏里面的钙钛矿也是政策比较支持的;春节前大概1月中下旬,我们就慢慢切到计算机了,先切入软件,这个主要还是关注经济复苏预期。从历史来看,每年一季度计算机都有一定的表现。
但在春节后,我们就全面转向AI了,计算机里跟AI无关的,新能源包括钙钛矿的,都没有再做任何配置,春节后第一天全面转向AI。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看到ChatGPT3.5发布后(2022年11月推出),整个AI行业发生了巨变。
ChatGPT3.5的出现,技术领域这个专业术语叫“涌现”,它已经有智能了,真正的人工智能。我们90年代学习的时候就在学这个,2005年开始进入一个相对低谷。谷歌的Alpha Go曾经掀起一波小浪潮,但是,这个小浪潮没有改变生产力,还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应用,总的来说,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AI行业的停滞我都看在眼里,智能涌现之后,我觉得AI第一次会真正快速地进入我们所有人的生活,包括To C和To B的领域,因此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,就把新能源全部清干净了,计算机里的标的也换成跟AI相关的标的。
在这之后,AI行情分两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炒作AI相关的标的,就是传统做AI的公司;第二阶段进入生成式AI为主的阶段。
第一个阶段大家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标的来,也不知道国内哪些公司在做这个,这里面很多标的,到第二阶段其实就不涨了,因为传统的人工智能公司,包括做OCR识别等等,其实都是传统的领域;第二阶段,我们的标的就换成了算力单元、大模型单元的标的;在这些标的涨到一定阶段之后,大家认为AI应用迟早都会来,我们又增加了应用类的标的,比如电商、游戏等,这里就比较分散了,我们甚至买了游戏ETF。游戏的逻辑比较清晰,AI会让游戏行业制作成本降低,游戏玩法、丰富程度上升,长期看行业增速也会起来。
老虎投资家:但这里有一个问题,也可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。这是很多人没有参与AI行情的原因,比如虽然大家确认AI浪潮是真的,但不知道如何选标的,投资者会有疑问,这些标的真的是受益AI的标的吗?
曾维江:你的意思是说,这可能是概念炒作,最后都落实不到业绩上对吧?
老虎投资家:还不是这个意思,是能看到行业确定性,但看不到个股确定性。比如可能去买ETF,但不敢去买个股。
曾维江:这个问题非常好,这个问题其实困扰很多人。
我在2015年做互联网加的时候,很多人说,哎,你这个标的一定能成吗?我觉得是这样一个逻辑,其实在投资任何标的的时候,我们都是看对未来的一个概率,是投它的概率。
举个例子说,比如大家参与度非常高的一个标的,行情起步的时候大概三百亿吧,当时很多人说他做成大模型的概率很低。没错,那有多低呢?我们估计它5%的概率能成吧,但如果做成了,在中国能够有比较高的市占率,那就是几千亿的生意,对应的利润和估值,那可能就是至少5000亿的增量。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看,5%的概率也对应着250亿元的市值,加上时间的期权价值,是不是有翻倍的空间?是不是可以第一时间买呢?
这是静态的,然后你在看它上涨的过程中,政策面对自主可控提出了新的要求,考虑到股东结构、背景,需要没有外资股东背景的机构来做的话,他的概率是不是又会提升?对应的空间是不是更大了?
我举例子是想说,很多公司实际上刚开始你也不知道它行不行,最后是不是一定是它,但不妨碍你根据当时的情况,根据当时的参数来投资。
就比如赛马要跑十圈,每一圈不同的马都会有不同的概率和赔率,这个过程是动态的。
老虎投资家:对,你提到了概率和赔率。
曾维江:对,就是从投资的角度看,我们不只看概率,也看赔率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如果中间有一个因素收敛了可能我们就不投了,但综合看如果还有空间就可以投。
2015年互联网金融我们也投了很多标的,但最终跑出来的就东财和同花顺。但中间还有一些早期看上去很有可能跑出来的,我们也在上面赚到了钱。赛马赛到第二圈的时候,我们觉得他还可以,但当他涨到一定体量,需要产业化落地的时候不及预期,我们就减仓不再关注了,也就是赛马赛到第五第六圈的时候落后了就不再关注了。
在AI领域这样的机会也会有很多,比如在电商领域做AI,我需要哪些因素把这个事情做好?我们发现市场上要有这样的标的,民营企业,数据充足,独此一家,现在看他成功的概率还挺大的,我们就可以买。但毕竟只跑了第一圈,后续还要继续看。就是这么一个逻辑。
AI的应用层面不用担心 但平台和硬件待追赶
老虎投资家:如果抽离一点,从产业的角度看,我们发现互联网浪潮的扩散,和iPhone浪潮的扩散是不一样的,互联网是星星之火落到各地,比如欧洲、日本、中国,各自生长出各自的生态;而iPhone则是全球垂直分工的达标,全球同一时间参与不同的环节。这两种方式可能决定了我们参与程度的不同。现在也有人说我们的AI和ChatGPT还有很大距离,从前两轮浪潮看,在AI浪潮里,我们的参与会呈现出哪种形态?
曾维江: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下结论。
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苹果,苹果的市占率之所以高,核心还是软硬一体化了。如果我们把TMT简单分成软、硬两部分,软的里面又分成应用层和平台层(包括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等)的话,我们可以说,在应用层我们是从来没有落后过的,包括抖音这种,办公软件领域的金山这种;但在平台层,我们一直不太行,这个系统和生态太复杂了,需要大量的科学家,尤其是数学领域的算法科学家;而它的演进又需要很好的生态。
在硬件上,我们也不落后,如果不是产业链上的关键点被卡脖子的话,硬件制造也不差。
如果放到AI上来看,AI也有两部分,硬件是芯片制造,这个我们被卡脖子了,因为高性能GPU一定是7纳米和以下制程来做的。未来我们可能处于追逐的状态,但肯定有差距。
软件上,平台这一块我个人认为是五年内是追不上的,Open AI聚集的科学家和生态,短期不可能赶上。我们只能说我们的开发人员够多,尽量把生态做好。另外Open AI的竞争策略和当年微软的策略很像,就是对旧版本不断放开(开源或者放出序列号),来抑制追得不够快的竞争对手。但这样对我们有一个好处,就是我们大致知道路往哪边走。
但平台层面,他的生态是全球生态,一旦领先,在商业上这种一代两代,或者一两年的差距在商业竞争力上是巨大的,企业从理性的角度看都会采用领先的平台。
当然在应用层面上,这一点不用担心,这一点我们肯定超过美国。现在美国APP Store里面霸榜的也常年是中国应用。
老虎投资家:但AI,或者说ChatGPT的形态还在演进,有人说,他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操作系统,通过自动编写插件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平台环境。
曾维江:ChatGPT的未来一定是这样子,这毫无疑问。可能我们国家会有自己的模型出来,一些敏感的行业可能只用自己的模型,构建自己的生态,这一点可能跑不掉。
你提到的自己编写插件,其实最新的Auto GPT已经实现了自己拆分目标,自己调用ChatGPT,完成整个闭环。比如电商导购,可以怎么使用AutoGPT?比如我明天要去参加活动,让autoGPT安排着装,那他可能会先判断什么活动,商务一点的,还是休闲一点的,颜色搭配等等,另外明天一定要做出来,物流也要在24小时内,分解这些之后他会去电商平台搜索,给出方案,最后直接买好东西送到你面前。
所以你可以看到商业化进展有多快,整个生态应用都是围绕着他的大平台来实现的。不得不佩服美国人想得很清楚。
不用担心失业 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
老虎投资家:听你说完,感觉这看起来很多人都要失业了。
曾维江:没办法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,多少人是靠自己的手和腿来工作的?马拉松靠腿来报信,才有了纪念他的马拉松比赛,工业革命之前纺织业占GDP的一半,全都是靠人手。蒸汽机进工厂之后,这些人怎么办?
但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,社会会创造出很多新的职位,所以不用担心,因为会有更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。
老虎投资家:工业革命创造的新岗位,我只知道酒店、旅游行业能够成为行业,也是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也工作和闲暇的区分才有的,这为很多人创造了岗位。
曾维江:对,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停下来的,休息两天可能就真没饭吃了。
老虎投资家:回到投资领域,AI极大提高了效率,也会消灭一下岗位,那么它会创造什么新的行业或者机会吗?这种机会在哪些领域?
曾维江:分两个层面来说吧,一类是直接相关的。有了ChatGPT之后,原来的开放模式可能需求很低,但基于大模型的开放可能也会需要很多人,但人们可能需要从简单的写代码,向写一些创造性的东西转向。又比如算力和电力,未来可能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电力都用于计算,芯片生产和能源相关,服务器和云计算产业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。
第二个层面是创造全新的需求。科技进步,生产率提高之后,人类的活动范围可能就变大了。未来可能大家在AI的协助下,设计出更好的飞行器,让走向全球,走向太空变得更加廉价;甚至我们可以去太空里利用太空能源做点事情。最开始人们只在小城镇或者城邦活动,后来蒸汽机、轮船发明之后发现可以去全球,未来可能去月球也会变得很容易。
又比如游戏产业,现在的游戏可能很多团队都在做美工,但未来游戏人物的智能化、情感投入,会催生很多新的玩法、生态。
科技股投资:不可能躺赢,但公平、有成就感
老虎投资家:最后一个问题回到科技股投资上。包括你刚才也提到,15年大家在看互联网金融,最近两年热点也很多,碳中和,元宇宙,web3,很多东西也就是半年前还在热的领域。比如做消费的投资人,研究透了也许可以做很久,但科技投资,永远变化很快,好像你就永远停不下来。你怎么应对?
曾维江:不断地学习。
老虎投资家:有的领域可以搞定一次吃十年五年,但你可能第二年就要换个思维。或者说你怎么评价科技股投资的纵深?
曾维江:可能比较耗能是吧?(笑)对,是这样的。我也想我研究完了之后就躺在上面,去享受之前的劳动成果,并且很长时间都可以靠这个获得稳定收益。
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,科技就一定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。它是动力源泉,就是因为科技日新月异,在不停变化,将最新的思想,最优秀的生产力用于改变人的生活,所以他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这也是科技的魅力,它永远给了后进入者机会,只要你足够努力,脑子转得足够快,他的门槛是那么高的。相反,消费品的格局一旦定了之后,想要再入局分前面人的蛋糕都是很难的。但在科技领域,大的你看英伟达,当年的霸主是英特尔,后来是AMD、高通这些公司,现在是英伟达;互联网领域,虽然有腾讯阿里,但抖音、拼多多也就是这么些年成长起来的。
这样变化大的行业,我们永远都需要不停努力,无论是新技术还是研究新的商业模式,都需要不断演进。所以这么多年下来,一直研究科技的人其实非常少,太耗脑子了,而且说真的对人的体能要求很高,对新人奖励很多,以至于老人无法形成真正强有力的壁垒。你看我干了十几年,其实现在很多新兴的基金经理也做得很好,他们可能才30出头,但在这上面得到了精髓的话,也可以做得很好。
这一点我改变不了,只能说现在还要不停去锻炼身体,让自己的身体还像年轻时一样能够飞速运转,让自己的脑子能以年轻人的速度去理解。这是所有做科技投资的人都要接受的。
但另一方面,老天也是公平的,长期看做科技股,如果你一直能跟上的话,回报相当丰厚,每隔一两年,都有一次短期翻倍的机会,从我的经验看,你看公开业绩也能发现,已经把握了好几次这样的机会。
老虎投资家:这样高密度的机会也很难得。
曾维江:科技永远不会说超过两年没有机会,只是有的机会可能比较短暂。比如你提到的元宇宙,机会就很短暂。
元宇宙我们也参与了,但很快就脱身了。因为我们当时分析,元宇宙的繁荣,一定需要巨大的算力,但这个东西的条件并不成熟,一个观察就是,他能不能在产业界产生裂变,产生一连串的爆炸?元宇宙里面我们只看到了meta,没有跟进的人。而AI你看,不管是从大公司的反馈,还是我从我的同学在各种科技公司的反馈看,这一定是一次改变人类的大的科技革命。
看科技你看的时间足够长,就一定会知道他每一轮的裂变性有多大,能持续多久。
老虎投资家:对科技产业,科技投资,你还有什么观察吗?
曾维江:还有一个观点吧。我们这么些年和美国在科技上其实稍微拉大了一点差距,因为各方面的原因。科技的发展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前期准备,他的现金流可能就是不让消费行业,希望政策层面对科技行业多一些包容,把科技人才保护好。
科技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根本的动力,管理着大量资金的科技基金经理,应该在科技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;从客户的角度看,长期一定也是能为客户获取满意回报的,同时基金经理也能获得做出贡献的满足感;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和我们站在一起,相互鼓励,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标签: